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讀書筆記('11.3+4)
4/20更新:《美國眾神》
持續修羅場中,三、四月合併。
《美國眾神》 尼爾.蓋曼
尼爾蓋曼最迷人的就是真實的奇幻,《美國眾神》之中也同樣將這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不過這本書頗有厚度,眾神的歷史淵源和而後延伸的故事和人物更是多得不得了,我看到後面開始對大量的角色和人名給搞的有些混亂(而我本來記性就很糟),不過故事主線本身蠻有意思的,不錯。
《血色童話》 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
(隨便記一下先放在這,等我把美版的也看完再來發合併正式版。)
先前才看到有人抱怨說瑞典版太血腥,嘿,小說版才真正血腥,不過或許對想像力匱乏的人來說只有影像才能產生威力吧。
比起我被血色入侵的美感所觸動,小說則真的就是很徹底的小說,我想這就是我能輕鬆選出最愛的片,卻直到現在也選不出最愛的小說的原因--我能因氣氛愛上片子,但好書卻很難讓人「愛上」
小說常常是不美的,它更真實更不堪,將每個邪惡骯髒的小細節都挑出來,狠狠的攤開,讓讀者盡情(無論情不情願)且詳細的像是在看屍體赤裸躺在解剖台的模樣,把每個角色陰暗的小思想通通抓出來,而當每個讓人尷尬的場景都被用文字正式記錄下來時,你真的很難愛上它,就算它是再怎麼棒。
請不要懷疑,《血色童話》非常好看,看似頗有厚度,但真正閱讀起來非常流暢,多線分支穿插前進的同步感、視角場景和劇情的轉變讓閱讀過程變得相當輕鬆,這本書非常好消化,且劇情比電影的硬也血腥多了,我這邊當然是沒問題的。
這次我很讚賞電影的省略(至於美版就等看了之後再加嘍),我喜歡電影把焦點集中的做法,若直接像小說這樣多線反而會變得凌亂,聚焦在兩個主角之間的--如書中後記所言「甜美而腐敗」的關係,其他一切都變成鮮明對比,我很喜歡。
小說的好處當然就是細節和清晰程度,特別是電影裡幾乎沒有琢磨的依萊,在書中也多次有些交代,而幾個角色之間的關係也更明白,哈肯的分支也挺有意思的,看血色入侵時我不會很強烈認定是吸血鬼電影(因為情感面更奪目),但小說的確有非常濃厚的吸血鬼小說感。
我所知道的是這小說也是挺多人在看的,但以題材來講不能算大眾,就連電影都不能算大眾了小說更不可能嘛哈哈~不過我還沒看過好萊塢改編版怎麼能說電影不大眾呢哈~
《祕密》 朗達.拜恩
來看看傳說中的暢銷書是怎樣~吸引力法則搞得有點像原力一樣,不過我認為總是滿腦子正面思想絕對是有益的,我不在乎這書到底講的是真是假,不管怎樣我真的受夠我的負面恨世思想了,總之我要試著以吸引力法則的原則來掃光那些負面玩意兒。
《八百萬種死法》 勞倫斯.卜洛克
不知不覺看了一堆冷硬派偵探小說…我真的不想看凶殺案啊,但鼎鼎大名《八百萬種死法》還是好看得要命,冷硬派--參照維基定義--對我來說比起抽絲剝繭的傳統派好看多了,或許我們該幫冷硬派加個別名叫推理「動作」小說,這樣就能說明為什麼我會一直看了。
《八百萬種死法》劇情流暢,題材呢,這就要看個人胃口了,至於主角,冷硬派讓我很讚揚的就是,主角,不管他們性格有多渣或出過多少包,他們是難以預測的,或許會在某個關鍵時刻爛掉,更有可能瞬間威到幾近無敵,他們會讓你又愛又恨,但又得跟著他們前進。
《八百萬種死法》的主角,雖然說這種偵探本來就得交友廣闊交情深厚(男女人緣通常都得不錯),但這傢伙男人緣似乎有點太好了噢(表現出企圖的似乎四隻有吧XD),尤其最後部分,還有必須要提的是,簡潔有力地處理高潮劇情,真是讚讚讚讚讚。
《小和尚的白粥館》 釋戒嗔
很棒的一本書,很多短篇小故事用實例以半寓言的方式講述著世俗許多看似複雜但其實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與處事態度,作者的口吻透露出的純淨和簡單感總讓我覺得他年紀似乎很小,不過實際上似乎是比我稍長一點,這是那種我會想推薦給全部人看的書,透過小和尚的故事來領悟,你會發現,世界其實是那麼清新簡樸。
《易碎物》 尼爾.蓋曼
我對奇幻的容忍度是比科幻低很多,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我身為沒耐性的那邊(又或者,更講求邏輯的那邊?真的嗎?),不免會被一些不著邊際的敘述給惹毛,尼爾蓋曼的東西,有時候很有魅力,有時候真的很煩,實在沒辦法喜歡那種會留下厭惡噁心感卻又讓人被懸著的超級短篇,太乾脆的斷掉反而會因為交代不清而不乾不脆。
這本《易碎物》是許多短篇合集,第一篇<綠字的研究>是福爾摩斯的類同人,簡直讓我恨透了這怎麼能只是短篇,讓人超超超超超超超想看下去的--一些短詩蠻深意的,但也有真的很無聊讓人不懂又厭煩的梗,整本看完之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界定我到底喜不喜歡就是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