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發條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發條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安東尼.伯吉斯 Anthony Burgess 


對,我知道,我好像兩億年沒寫讀書心得了,我失去了我心愛的圖書館,然後又失去了能激起熱情的憤慨,巴拉巴拉都是藉口,對啦我就是懶,懶懶懶,沒什麼。

《發條橘子》是我超想看但我(循所謂正規管道)怎麼也找不到的電影,小說倒沒那麼想看,要說充飢是否有些難堪?不管怎樣我能再和圖書館打交道後還是沒忘了它是吧。



是說第一部分真是難以忍受的純粹做惡,再加上沒完沒了的方言地雷,簡直是最難熬的開頭方法,我看了半本都還放不下想棄書的念頭--剛剛發現似乎蠻多人也在這裡吃了些苦頭--不過後半部越來越有意思,讓我能很暢快地一次看完。

接著又讀了作者氣呼呼的引言(話說我超討厭在看正文前先看什麼導讀前言的,連作者寫的都很難下嚥--不過如果小說夠好那事後補完也不遲),基本上是講他對紐約出版社和電影把他的第二十一章硬生生砍掉有多麼不爽(還大量充斥著其身為英國人的驕傲)

電影沒看所以就放過不談(雖說以電影來講這種結局還真的比較值得玩味),不過以小說來講我也認同作者,真不該把人家最後結局改掉啊,還讓作者這麼火大這麼多年,何必呢。

不過先不論道德選擇權,我覺得最後一章的確多把厭倦--無論怎麼包裝,標以"成長"給帶進來,讓整本書不淪於青少年暢快做惡到底的--套用爽片定義--爽書,還是有其關鍵的價值性。

隨著年紀增長我也覺得所謂"成長"才是,怎麼講,扼殺年輕--或者怎麼稱它都可以,作惡多端的活力--的最佳解決方案,對什麼東西的厭倦都一樣,總之厭倦--你也可以稱之為無聊--對我在挑戰怎麼用最多的破折號來搞定這篇--就是一切的最終結局。

所以無論作者怎麼想把這個當成是甜蜜可愛的大團圓向善結局,做為一個稱職的悲觀主義者,我只覺得主角終於得回歸人類生命的最大課題啦,歡迎來到正大光明的無趣監獄,盡情享受選擇權吧,畢竟自我束縛才是最有效的取樂方法嘛。

至於所謂的國家實驗,絕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了吧,讓我想到隔離島,也稍微牽扯到了道德選擇權吧(以電影結局來講),總之有些有點年份的東西真的可以說是輸在起跑點上,現代人太習慣什麼陰謀論了(拜好萊塢所賜),看得越多就越來越不嚇人了您說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