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科技隨著時代進步,電影也因為特效使用而越拍越好?我們的確能看到像《阿凡達》那樣新穎而壓倒性的未來科技幻想,但就算利用3D使人彷彿身歷其境,那始終感覺是陌生而疏遠的。
 
  隨著我接觸越多出生年代前的經典之作,就越能看出一個現象:科幻片並不完全受到現代科技的影響,特效發達並不能讓新片勝過舊片,1982年的《銀翼殺手》正是如此,經典老片歷久彌新,在時代進步相襯之下更顯偉大,地位更加穩固難以動搖,建立起未來難以超越的標準。

 
  
 
  
  這張好像是劇照重製
 
  從1977《星際大戰》到2001《魔戒》,我對導演Peter Jackson的一番言論印象深刻,他受到星際大戰影響,了解到在虛構事物上的擬真是多麼重要,畫面的乾淨度和道具的擬舊程度(姑且不論星戰道具的新舊到底是不是刻意…)能讓虛幻變得真實且貼近生活。
 
  我們都知道真實生活不可能樣樣乾淨無塵,不可能什麼都新穎如剛出品,更不可能大家都湊齊所有最新流行科技,那些骯髒混亂、龍蛇雜處與文化融合才是真正會生活中出現的,而且還那麼無所不在。
 
  《銀翼殺手》裡塑造的未來畫面影響無數作品,那些飛行車和混亂的唐人街都讓我直覺聯想到1997年的《第五元素》,高科技與破舊混亂毫不矛盾,雜亂的文化融合和商業廣告,再再反映出世界的實況發展。
  
  
  反覆出現大樓上的日本藝妓喉糖廣告 此外可口可樂商標也亮相好幾次
 
  (細節可詳見維基,內容超級詳細)  
  (順帶一提,我看的是導演剪輯版)
 
  《銀翼殺手》如此讓我動容卻不是因為那些融合想像與現實的未來畫面,我想我不用掩飾我對科幻題材的愛好,但題材從來不是判定作品好壞的因素,最能打動我的還是故事本身,其他因素可以影響,但卻不能取代劇本的關鍵重要性。
 
 
  
 
  我喜歡《銀翼殺手》,是直到最後看到複製人首腦Roy Batty,原先有如獵人玩弄獵物般追著哈里遜福特跑,但看著他逐漸鬆手即將掉落之際卻伸手救了他,最後更說出這段獨白: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ve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a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the rain. Time to die.
 
  磅礡大雨中他垂下頭的場景伴隨巨大的酸楚撞擊了我,他所經歷的那些燦爛時刻、他所擁有的強大智力體力,最後是他愛的人,就這樣都將失去了,他短短幾年的生命是如此短暫,有如雨中的淚水般無痕,在那一刻,雨水也如淚水般為他哭泣。
 
  

  不想特別選個立場定義善惡或人性,但在失去愛人和生命時悲痛萬分的複製人,和在大街上屠殺一般不停開槍灑血將複製人「除役」但最後卻被目標拯救的警察之間,那早已是再清楚也不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